导读: 在公募基金高管离职潮的背后,是今年上半年,基金规模大幅度萎缩。人才的流失带来的是公募基金的“青黄不接”,基金经理从业短龄化,基金“一拖多”成为普遍现象。

  公募基金元老、“良心基金经理”杨东要“奔私”?7月17日,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将离职的消息在市场传开。杨东曾在沪指6000点时以公开信的形式“苦劝”基民赎回股票基金,被市场称为“公募良心”。

  昨日,兴业全球基金相关负责人回复新京报记者称,该消息是“谣言”,杨东并没有离职。消息背后,是近期基金公司高管离职潮抬头,据新京报记者统计,6月以来有15位基金公司高管辞职。

  杨东两次高位“看空”A股

  7月17日上午,有媒体报道,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将辞职奔私;同日中午,兴业全球基金发布声明称,有媒体报道称兴业全球基金近期有高管人事变动,该信息属不实传闻,特此澄清。不过,声明未明确否认杨东辞职一事。

  昨日,兴业全球基金相关负责人回复新京报记者称,杨东辞职一事“不是真的”,是“谣传”。

  1970年出生的杨东,现任兴业全球基金董事兼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杨东曾任兴业证券[-1.25% 资金 研报]总裁助理、投资总监。2003年9月兴业全球基金成立,杨东离开兴业证券赴任兴业全球基金。

  杨东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其曾在两次“牛市”中看空A股。

  2007 年,沪指站上6000点高位时,杨东以公开信的形式“苦劝”基金持有人赎回股票基金,被市场称为“公募良心”;去年4月,沪指站上4414点之后,兴业全球基金几乎所有股票型基金在一季报策略中都表示:“我们对A股市场当前的热度比较担忧,对下半年的股市表现较为悲观”。

  今年1月6日,兴业全球基金的专户投资经理兼专户投资副总监吕琪通过朋友圈发布“郑重提示:建议有其他投资渠道的客户赎回,今年本人管理产品大概率不能赚钱”。

  虽然吕琪当天删除了该朋友圈,并称“不代表兴业全球基金的官方观点”,但该声明还是导致作为总经理的杨东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证监会认为,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对投资管理人员的言论管理及网络自媒体管理比较薄弱,相关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杨东作为总经理及分管专户投资业务的高管,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对上述事件负有领导责任。

  年内辞职基金高管约50位

  杨东离职的传言背后,是近期基金公司高管离职潮抬头。据新京报记者统计,6月以来,先后有15位基金公司高管离职(不包括离职在基金公司内部升职的)。

  6月2日,长信基金公告,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叶烨以“个人原因”离任。6月7日,国泰基金总经理张峰也因“个人原因”离职,和张峰同一天辞去总经理的还有华富基金的姚怀然,不过,姚辞职的原因是“公司安排”。

  6月以来离职的基金公司高管还包括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孙毅、申万菱信基金总经理过振华、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赵如冰等。最近一位辞职的基金公司高管是华润元大基金公司董事长路阳,因“个人原因”离任。

  根据基金XBRL信息披露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年内辞职的基金高管约为50位。

  业内分析称,公募基金公司高管离职后,一般的选择是“奔私”、去券商或者自己创业。例如,今年3月辞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一职的陶耿,就于5月担任国泰君安[0.00%]资管高级管理人员。

  公募基金上半年规模缩水超4000亿

  在公募基金高管离职潮的背后,是今年上半年,基金规模大幅度萎缩。

  天相投顾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10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基金合计规模约为7.95万亿元,比去年底的8.38万亿元减少4271亿元,缩水比例为5.1%,股市下跌使得偏股基金规模显著缩水,货币基金遭遇一定净赎回是上半年基金规模缩水的主因。

  除了基金公司高层频繁变动,公募基金经理也不断传出离职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6年以来,公募基金已有86位基金经理离职。

  市场分析认为,公募基金人才的流失,与基金公司缺乏有效人才激励措施有关,不少公募基金人离职后选择创业或加入私募团队。华夏基金前首席投资官王海雄,在去年辞职后,于当年6月自创百毅资本;中欧基金前投资总监曹剑飞,今年4月离职“奔私”。

  人才的流失带来的是公募基金的“青黄不接”,基金经理从业短龄化,基金“一拖多”成为普遍现象。比如,据好买基金网统计,拥有25位基金经理的上投摩根基金,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2年82天,其中有3位基金经理旗下管理的基金超过10只。